杨振之,1965年4月生,重庆市人,博士,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四川大学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旅游管理专业和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专业博士生导师。国际休闲度假学会副会长,全国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理事,四川省旅游地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正文
杨振之教授简介:
杨振之,1965年4月生,重庆市人,博士,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系主任,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专业博士生导师,全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理事,四川省旅游地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来也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成都来也旅游策划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来也城市策划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国十大杰出策划师。散文作家。
研究方向为旅游策划、规划,风景区管理与目的地营销,特别专长于旅游总体策划与项目策划,善于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从实践中提炼理论素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炼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拥有10多年的旅游规划、策划、项目论证的经验。
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原创策划》、《旅游项目策划》、《旅游资源开发》、《青藏高原东缘藏区旅游业发展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科考游记散文《中国后花园》六部专著,在《民族研究》、《旅游学刊》、《人文地理》等全国性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达200多万字。科研成果曾获省人民政府一、二等奖,国家民委三等奖。提出了“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前台、帷幕、后台”的理论、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的理论、“旅游策划与后旅游策划”的理论、“我国旅游业产业结构调整”等理论,广受业界关注和好评。
在旅游规划、策划的实战方面,建树颇丰,对城市规划中的消费空间、游客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空间、景区的游览空间组织和文化内涵的展示等方面有独到的研究和现场把握能力,在现场能立即拿出一套切中要害可操作性很强的方案,以上方面深得各地方政府、投资者、景区管理者的好评。主持了《邓小平故里修建性详细规划》、《邓小平故里标志标牌系统规划设计》、《都江堰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四川阆中古城旅游总体策划及清初四大古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四川周公山温泉度假区总体策划》、《陕西张良庙-紫柏山风景区总体策划及修建性详规》、《成都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甘肃省拉卜楞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青海塔尔寺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青海湖国家重点风景区鸟岛、原子城、金银滩详细规划》、《河南省杜甫修建性详细规划》等旅游规划、策划、项目可行性研究多项。其创新能力、务实精神成为团队的精神支柱,使其团队规划、策划的重大项目得以获得成功。
由于杨振之教授在旅游策划、旅游规划上的贡献,曾多次接受香港特别行政区'凤凰卫视'、新华社、《四川日报》、'四川广播电视台'、《华西都市报》等媒体的采访报道。
一、获奖情况
1.《西部大开发中西藏和其他藏区特殊性研究》,获200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二等奖。
2.获国家民委2002年度调研报告三等奖一项,获奖成果为《四川藏区旅游业发展中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
3.获四川省教育委员会1999年科技进步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一项,获奖成果为专著《旅游资源开发》。
4.“旅游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获2002年四川省政府一等奖。
二、主持的重大课题
1、国家'985'工程'喜马拉雅山脉周边区域研究。南亚及中国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学术骨干。
2、主持教育部2001年十五规划课题一项, 《青藏高原东缘藏区旅游开发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已完成工作。
3、参加2000年教育部基地重大课题一项,《西部大开发中藏区的特殊性研究》,已完成。
三、发表的科研成果专著:
1、《旅游项目策划》,30万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2、《旅游原创策划》,42万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3、《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31万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5、《青藏高原东缘藏区旅游业发展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10万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
6、《旅游资源开发》,27万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主要论文:1.《前台、帷幕、后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2.《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理念的符号学审视》,《旅游学刊》2006年第5期。3.《我国风景资源产权及其管理的法律问题-兼论西部民族地区风景资源管理》,《旅游学刊》,CSSCI刊物,2002年第4期。4.《'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旅游学刊》,CSSCI刊物, 2002年第3期。5.《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理论探讨》,《四川大学学报》CSSCI刊物,2002年第4期。6.《论我国旅游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云南民族学院学报》,CSSCI刊物,2002年第5期。
7.《中国西部大城市旅游客源市场需求分析-以成都市为例》,《四川师大学报》 ,CSSCI刊物,2000年第3期。
8.《西部大开发中藏区的旅游城镇规划、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以四川、云南藏区为例》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1期。
9.《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市场需求分析》,《四川师大学报》2002年第2期
10.《生态旅游新论-兼论民族文化保护区规划与开发模式》,四川省旅游地学研究会编《旅游地学研究与旅游资源开发》(第4期),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论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从规划到火龙节营销》,载《四川客家民俗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12.《旅游资源的系统论分析》,《旅游学刊》,CSSCI刊物1997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