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乔木是状植物,如黄脉爵床彩叶木龙舌兰类、朱蕉类、竹蕉类、福禄桐类、鹅掌藤类、石榴等。小乔木分枝多,株形直立,高3—5m;叶卵形或菱状卵形,先端尖,不裂或3裂,叶背脉上具毛;花钟状,大,花期6—8月。喜温暖、光线充足,15—25℃,疏松透水土壤,稍耐寒,较耐阴,耐旱,排水良好、肥沃沙壤土,冬季不低于5℃。

乔木分落叶和常绿,5-9公尺小乔木,18公尺以上大乔木。可用分株或插法,春至夏季,枝条12-18厘米,叶片剪半,扦插于河砂或细蛇木屑,腐殖质土或砂质土壤,宜光照明亮,避免全天日光直射,高空气湿度,施肥用豆饼,油粕作基肥,氮、磷、钾追肥,每月1次,盆栽7寸盆2-3株,枝叶稀疏可剪枝摘心,越冬15℃以上,寒流预防冻伤,冬季或早春修剪。

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北达山东省、南至浙江省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分布。喜高温多湿,温度为22-30℃。

形态特征

小乔木分枝多,株形直立,高达3~5m菱状卵形,先端尖,叶片不裂或部以上呈3裂,裂片缺刻为圆形或尖形齿状,叶背脉上具毛。花为钟状,形大,径右达5~8cm,花期6月~8月,朝开暮落,但连续花期长。落叶小乔木;幼枝青绿色,细弱。叶掌状5~7深裂,横径5~10厘米,基部截形或稍心形,裂片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顶端锐尖或尾尖,边缘有不整齐的重锯齿,嫩叶两面密生柔毛,老叶表面无毛,背面在基部脉腋有簇毛。伞房花序顶生,发叶以后开花;花紫红色;子房无毛。翅果初为紫红色,成熟后棕黄色,两翅开展成钝角。花期5月,果熟期9~10月。

分布范围

落叶小乔木产自中国长江流域,北达山东省、南至浙江省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分布。

喜温暖、湿润气候及半阴环境,适生于肥沃、疏松的土壤,不耐涝、较耐旱。

近种区别

乔木是指具有明显主干,且在胸高以上才有分枝出现;树高都在5公尺以上的树。乔木按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又分为糯米椴常绿乔木

树高在5~9公尺的称为小乔木,树高在18公尺以上的称为大乔木。

栽培技术

可用分株或扦插法。春至夏季剪枝条或顶芽,每段约12~18厘米,叶片剪半,扦插于河砂或细蛇木屑,保持,约经2~3周能发根成苗。

栽培以腐殖质土或砂质土壤均佳。栽培处宜择光照明亮的处所,但避免全天强烈日光直射;屋顶阳台栽培需加以遮避,若能接受日照60%~80%最理想,栽培处空气湿度高,生育即能正常。

施肥用豆饼,油粕作基肥,追肥用氮、磷、钾,每月施用1次。盆栽每7寸盆栽植2~3株,枝叶稀疏可行剪枝摘心,以利多分侧枝,增加株形美观。

越冬需移置15℃以上的处所,户外栽培,寒流侵袭应预防叶片冻伤。每年冬季或早春要修剪整枝1次,若枝条已老化,应加以强剪,促其萌发新枝叶。性喜高温多湿,生育适温22~30℃。

参考资料

[科普中国]-小乔木.科普中国网.2024-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