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寨火龙是广东省丰顺县埔寨镇村民闹元宵的民间龙舞。据《丰顺县志》记载,清乾隆六年(1741),柬埔寨已有表演火龙舞蹈的习俗。
埔寨火龙通常于元宵节之夜在传说中的浊龙埋葬地进行表演。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埔寨镇5个张姓自然村,都要集资烧龙隆重欢庆佳节。其表演包含“烧禹门”“烧烟架”“烧火龙”三大项目,同时有火缆队、喜炮队、龙灯队和鼓乐队等配合表演。作为重头戏的“烧火龙”分为“出龙”“烧龙”和“回龙”三个步骤。
埔寨火龙对龙舞和龙文化在岭南客家地区流变和发展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埔寨火龙”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1月,埔寨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同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传统舞蹈类项目。丰顺县在2000年10月设立了“火龙基金”,并成立“丰顺县埔寨民间火龙烟花艺术研究协会”,研究发展火龙制作技艺和表演。主要传承人有张世钻、张自进,埔寨镇火龙协会每年选定一批中青年为传承人,由张自进传授制作技艺,培养接班人。
词源
柬埔寨火龙是埔寨世代沿袭相传的“烧龙”祭祀礼仪和驱邪祈福的习俗,据说埔寨张姓人氏祖先,是于清乾隆由上杭县迁徙而来。承传了闽南地区以草藤扎成“草龙”,赤膊足舞之求雨的遗风。传说东海龙王派其第二十一个爱孙浊龙到莲花山一带旱情严重的灾区,耕云播雨,造福人间。让其在实践中磨练斗志与武功法术。谁知浊龙生来荒唐暴戾,恶性难改,竟悍然违抗老龙旨意,趁莲花山连年受旱灾之机,为非作歹,鱼肉百姓,致使乡民苦不堪言,造成饿遍野的惨况。老龙闻讯甚为气愤,立即派遣小女儿青凤公主前往灾区查处。青凤公主秉公执法,大义灭亲,将浊龙斩首,为民除害,并耕云播雨于灾区,拯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答谢青凤公主的恩德与义举及其赐福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善事,于是,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春祭,乡民便用竹蔑、藤条扎制“烟花火龙”,向着东南海空焚龙举舞,以祈拜青凤神龙公主、驱邪避灾和迎祥纳福。
历史沿革
埔寨烧火龙始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逢节日燃放,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起初是由硫、白硝、木炭末制成发射药,做火箭、火花、大犁等燃放,经过不断演变,烟架由原来的五六架发展到13 架,高达十多米;火龙由原来的三四段发展到今11段,长达三十余米。并采用有声有色的烟花,表演奇特,惊险壮观。火龙舞动时,居住在周边的数万名群众闻声来观,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民俗传统。
火龙制作
埔寨镇张姓居民为了纪念青风宫主的丰功伟绩,每年的“元宵节”,都要扎条“火龙”来烧,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翠,如意吉祥。柬埔寨的“火龙”制作,最初是用稻草捆成,提着火把进行活动,后来用竹篾、纸、色料做成简单几节龙,再用硫、白硝、木炭制成发射药,做成“土火箭”,还有吐珠、转花等不同形式的烟花,安在龙身上。到了元宵晚上,方圆几十里群众,从四面八方拥到埔寨观看。
经过百多年艺人不断创新,“火龙”由原来三四节,发展成三十多米长;烟架由原来五、七架,发展到现今的十三架,高达十五米。做“禹门”制作已失传50多年,现已恢复此项目。八十年代“巨型火龙”走出柬埔寨,到梅州市,J“州、深圳市、肇庆市、福建省等地表演。
活动内容
埔寨火龙通常于元宵节之夜在传说中的浊龙埋葬地进行表演。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埔寨镇5个张姓自然村,都要集资烧龙隆重欢庆佳节。其表演包含“烧禹门”“烧烟架”“烧火龙”三大项目,同时有火缆队、喜炮队、龙灯队和鼓乐队等配合表演。
烧禹门
“烧禹门”也叫“鲤鱼跳龙门”,“禹门”高六米,设正门和两个小门,宽有十余米,形似牌坊门。门联常用“龙腾凤舞歌盛世 鱼跃人欢乐升平”。“禹门”各处安装着各式烟花,“烧禹门”时还有“水族群鱼”配合表演。该项目取材于大禹治水的历史故事,“禹门”之下成群的鲤、虾,在鳌鱼的带领下遨游、戏水、跳跃,喻太平景象。
烧烟架
“烧烟架”也称“烧火树”。“烟架”高达十余米,有十一架不同层次的烟花景观,能自下而上有序地燃放表演。有小龙落地生、花篮成双对、落地生银花、大船丰收归、鲤鱼带子游、喜联呈吉祥、花篮串串艳、万箭穿云霄、珠灯成双对、圆盘开好花、花好月又圆等景观。
烧火龙
作为重头戏的“烧火龙”分为“出龙”“烧龙”和“回龙”三个步骤。表演时,年轻力壮的舞龙人头戴小竹笠,赤膊跣足,下身穿中式短裤衩(旧时围潮汕地区水布),手擎火龙轮番舞蹈,俗称“烧活龙”。
出龙
第一段是“出龙”,出龙时,首先要举龙向本氏宗祠神祇叩拜,届时,锣鼓喧天,铁炮与爆竹齐鸣。聂氏宗祠大门外广场上必先燃放“烟架” (以竹蔑扎成方形框架,红纸裱糊,共12个)、 “火斗” (以竹蔑扎成方斗形框架,红纸裱糊,共5个)以示迎火龙出游。烟架、火斗烧完后,九声震天铁炮响,在锣鼓、鞭炮声中,3名轻便锣鼓手(小锣、小军鼓、小)和18名火蛇队员手执蔑缆火炬,从祠堂奔出,于祠堂门口至广场来回穿梭3次,以示驱邪引路,请龙出游之意。24名喜炮队员手执挂有一二丈长鞭炮的竹竿,由20多组成的潮州锣鼓队为前导,紧跟的是龙珠,引11节金红色的“烟花火龙”,接着是7条小龙、鳌鱼、鲤鱼、虾、蟹、蚌、龟等众水族簇拥火龙出游。火龙队到村寨外广场后,顺时针绕场3周,向四周观众致意。
烧龙
第二段是“烧龙”。火龙直线面向东方,待一番紧锣密鼓、铁铳炮轰鸣后,首先点燃7条小龙头部烟花、火箭、鞭炮的引线。舞龙人不停地上下舞动,引线蔓延逐节点燃龙身烟花,7条小龙变为金光闪闪、银花飞溅的金龙。龙珠烟花引火,点燃龙头和串连各节龙身的引线,龙头首先喷射出彩光艳珠,龙身与龙尾也依次相继疾速发出金焰流星,五彩缤纷的火箭从直、横、斜不同角度射向夜空。 “喜炮队”的爆竹串绕竹竿燃爆,犹如银珠闪烁、金光射耀,整条蛟龙变成金光灿灿的火龙,又有鱼、虾、蟹等水族的加入,营构起离奇变幻之景象。舞龙人在绿色野生七彩光焰喷射和青烟浓雾之中酣舞、疾行、穿梭、呼啸、腾飞。
回龙
第三段是“回龙”。 “烧龙”后,火龙队绕场一周,向东南方向叩拜;接着,将火龙迎回至聂氏宗祠,以三进三退躬身参拜祖先灵位。在锣鼓喧天、爆竹齐鸣和众人的“呦!!”欢呼声中,一起欢庆火龙迎来祥瑞之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
流行/分布地区
埔寨火龙主要分布于梅州市的丰顺埔寨。
价值意义
埔寨火龙是当地民间传说和民间风俗相结合的产物,更是中国古老的焰火技艺和龙舞相融合的独特创造,也是民间人本思想和善恶观念的形象表达,对龙舞和龙文化在岭南客家地区流变和发展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
传承保护
国家层面
丰顺埔寨“烧火龙”活动已经成为当地一项大型的特色民俗活动。作为客家民俗旅游资源,该活动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从各地赶来观看。“埔寨火龙”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1月,埔寨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同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传统舞蹈类项目。
地方层面
丰顺县县委、县政府在2000年10月设立了“火龙基金”,并成立“丰顺县埔寨民间火龙烟花艺术研究协会”,研究发展火龙制作技艺和表演。
传承人
张世钻,男,1938年生,广东省梅州市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顺埔寨火龙)项目广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世纪60年代,张世钻带领埔寨火龙队走南闯北,参加中国艺术节等活动, 张世钻熟练掌握传统丰顺埔寨舞火龙的全套制作技艺,特别擅长高难度的“老鼠游梁”等特技性制作,所制的火龙造型气势雄伟,蔚为壮观。张世钻曾多次参加和组织重要场合的火龙表演,还经常指导年青一代制作火龙,让埔寨火龙的制作工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张自进,男,1957年生,广东省梅州市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顺埔寨火龙)项目广东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自进1978年开始跟随父亲和张世钻老人制作埔寨火龙。埔寨镇火龙协会每年选定一批中青年为传承人,由他传授制作技艺,培养接班人。
相关事件
2011年2月13日至22日,应苗栗县县乡土文化交流协会邀请,广东省丰顺县“埔寨火龙表演交流团”一行29人赴台参加苗栗县2011客庄十二节庆“苗栗火龙”交流演出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埔寨火龙表演交流团”此行旨在“弘扬客家文化,促进两地客家文化交流,提升两地客家民俗节庆技艺表演水平”。在为期10天的交流活动中,“埔寨火龙表演交流团”在苗栗等县进行了2场表演,并与苗栗县乡土文化交流协会进行了深入交流。
2016年2月22日,丰顺县埔寨镇镇,在火龙广场烧了4条火龙,阴雨天气难挡四里八乡的群众前来埔寨观赏“烧火龙”的热情,当晚的“烧火龙”活动吸引了来自梅州市、潮汕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福建省、江西省,以及香港地区等地数万名观众进场观赏。
2024年2月24日晚,被誉为“中国火龙之乡”的丰顺县埔寨镇举行传统的闹元宵活动——“烧龙”。每逢元宵佳节,当地人们都要用竹篾、稻草扎成“金龙”形状,在“金龙”上安爆竹、插香火,配以锣鼓,燃放舞动“金龙”,俗称“烧龙”,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相关延伸
柬埔寨“烧火龙”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大年大烧,小年夜小烧。”所谓“大烧”,就是寨里全部的五个自然村,都要出一条龙。当“火龙队”来到广场绕场三周后,便点火引发,先点燃“火龙”的卫士“龙”,再就是“鲤鱼”,“龙珠”引发“火龙”身上的导火线,随着一阵轰隆爆响的炸雷声,一串串火箭烟花从不同的角度飞向夜空,无数灿烂的夜明珠编织成一条绚丽的彩带在长空飞舞,“火龙”辉映在装点着各色火箭烟花、滚滚硝烟、色彩斑斓的夜空中,犹如一条金色的巨龙在腾跃搏击,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参考资料
龙舞(埔寨火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7-24
火龙闹元宵!梅州丰顺埔寨举行传统“烧龙”活动.百家号.2024-02-25
龙舞(埔寨火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2-25
埔寨火龙传承人张自进:打破手艺“家传”,巡演各地广收徒.南方+.2024-02-25
匠心传非遗 火龙舞盛世.百家号.2024-02-25
首批国家级“非遗”“埔寨火龙”宝岛闹元宵(图).新浪网.2024-02-25
人潮欢腾 与“龙”共舞——广东丰顺埔寨举行传统“烧火龙”表演活动.中国日报.2024-02-25
火龙闹元宵!梅州丰顺埔寨举行传统“烧龙”活动.新浪看点.202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