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短尾是劳亚食虫目鼩鼱科短尾鼩属哺乳动物,又名微尾鼩。吻较钝而短,眼退化,仅见菜子样大小的小眼,耳亦退化,几无耳壳,前后足爪短而钝,但粗壮,较为发达;尾极短,微短于后足,光裸无毛,覆以鳞片但尖端有时微具毛;体毛厚而较长;足亦光裸。背部呈深鼠灰至黑棕色,两颊常具—棕色细斑,腹面淡灰,刷以淡黄;四足背呈灰黑色,趾爪均白;尾鳞片为棕黑色,尾色亦暗。
四川短尾鼩分布于印度东部。在中国内分布于陕西省、甘肃省、湖北、四川和云南省、贵州省。杂食性,既能捕捉地面活动的小动物,又可挖掘深藏地下的昆虫幼虫和蚯蚓等软体动物门,兼食植物种子及部分绿色植物。终年均可繁殖,每年4-6月及9-11月为主要繁殖期,每胎为3-7仔,以4-5仔居多。
形态特征
四川短尾鼩体重90g,体长96mm,尾长12mm。两颊长具一赭色细斑,背部呈深灰色或黑棕色,腹面淡灰,微染淡黄色,四足背面灰黑色,指(趾)、爪均白。尾黑棕色。吻较钝而短,眼退化,约油菜籽样大小;耳壳缺如。体毛厚而较长;尾极短,具鳞片,光裸无毛,尖端有时具微毛。前足爪短而钝,略显粗壮,适于掘土。
生活习性
四川短尾鼩在四川除川西北高原外广泛分布于盆周及盆地内。栖息于海拔300~2500m的室内、农田、灌丛等环境。为杂食性,终年均可繁殖,每胎3~7仔。营地下及地面生活。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物种2000中国节点.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8-08
《四川资源动物志》.读秀.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