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巷镇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东北部,苏巷镇因镇人民政府驻苏巷自然村而得名。

历史沿革

1957年3月,苏巷镇境域为苏巷高级社。

1958年,成立苏巷乡,后与津里乡合并为七一人民公社。

1960年,改为苏巷人民公社。

1968年8月,成立苏巷人民公社革委会。

1982年3月,成立苏巷人民公社管委会。

1983年4月,为苏巷乡。

1992年2月,撤区并乡,为苏巷镇。

2002年9月,由原苏巷镇、大郢办事处撤并而成。

位置境域

苏巷镇地处明光市东北部,镇人民政府距明光市中心14千米,行政区域102.34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苏巷镇辖苏巷、王岗、戴巷、吉庄、牛郢、潘庄6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苏巷镇辖6个行政村:苏巷村、戴巷村、吉庄村、王岗村、牛郢村、潘庄村。

人口

截至2011年末,苏巷镇辖区总人口2471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500人,城镇化率34.4%,另有流动人口215人。总人口中,男性12613人,占51%;女性12102人,占49%;14岁以下6187人,占25%;15~64岁16424人,占66.5%;65岁以上2104人,占8.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26.7人。

截至2017年末,苏巷镇常住人口为19604人。

截至2019年末,苏巷镇户籍人口为2478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苏巷镇财政总收入661.9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743万元,国税收入118.5万元,地税收入169.1万元。

2019年,苏巷镇有工业企业29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0个。

农业

2011年,苏巷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等为主,经济作物以瓜类、豆类、花生、芝麻、甜菊糖番薯等为主,生猪出栏量2万头,年末存栏1.8万头。

商贸

2011年末,苏巷镇有商业网点58个,职工239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1亿元;城乡集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1.5亿元。

邮政业

2011年,苏巷镇邮政业务收入61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苏巷镇有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351人,专任教师33人;小学7所,在校生2600人,专任教师14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300人,专任教师8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体事业

2011年末,苏巷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6个;各类图书室7个,藏书15万多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30多人,学校体育场地4处,7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7%。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苏巷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个;病床48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9张,专业卫生人员6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人,注册护士11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9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3万人,参合率99%。

社会保障

2011年,苏巷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1户,人数37人,支出11万元,月人均240余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71户,人数1167人,支出112万元,月人均8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55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32人;农村医疗救助13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310人次,共支出4.5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4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7万余元。

邮政电信

2011年末,苏巷镇有邮政局1个,征订报纸、期刊500份(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0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0.3万门,固定电话用户0.1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0.1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08万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苏巷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年供水146万吨。

2011年末,苏巷镇镇区有花坛11个,道路、林园绿化面积0.5万平方米。

交通运输

2011年,苏巷镇境内有明旧路穿镇而过,可连接南洛高速公路、104国道京沪铁路。水路由女山湖七里湖淮河长江黄金水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