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云桥镇位于攸县中部,县城以北,镇区现已与县城发展成片。上云桥镇属典型的农业大镇。近年来该镇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经济强县,推进跨越经济发展”工作主题,突出新农村建设重点,适时提出并做活了“工业强镇、产业兴镇、城镇带动、和谐发展”四篇文章,全面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2011年工农业总产值17.99亿元,较上年增长11.26%;财政总收入1389万元,较上年增长10%;国、地税完成792万元,较上年增长23.7%。农民人均纯收入11658元,较上年增长27%。农业总收入5.95亿元,实现粮食总产量31497吨。2015年,攸县进行乡政区划调整,上云桥镇整体并入联星街道办事处。

历史沿革

上云桥镇1950年属一区,1956年置上云桥乡,1958年撤乡并入火箭公社,1961年析置上云桥公社,1984年复置乡。2005年,沙陵陂乡并入。上云桥镇位于县城北郊。上云桥镇幅员面积60.4平方公里,辖10个村、2个社区,28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209户,其中农业户7251户;总人口30186人,其中农业人口28734人;林地面积35560亩,耕地面积25807亩,其中水田面积25157亩。

上云桥镇创建了高车头、高岸、上云桥、七里坪等5个村(社区)连片万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高车头、高岸2个村的连片千亩优质稻高产示范片,冯家坳、泰青塘等4个村600亩绿肥示范片,侯市社区400亩连片油菜示范片,宋家洲社区600亩无公害蔬菜示范片。全镇共有养殖大户48家,年出栏牲猪60336头,牛869头,山羊3024头,家禽38.5万羽,水产品总产量1039吨。企业98家,其中规模企业5家。2011年引进金地来、皇家双赢等工业企业5家。该镇有小Ⅱ型水库4座,山塘528口(其中骨干山塘45口);电排62处,水轮泵6台,陂坝4座,境内渠道38公里。

上云桥镇有中小学校12所,其中中学2所,小学10所;教师184人,在校学生2199人,其中中学897人,小学1302人(2011年)。有镇卫生院1所,有技术人员52人,病床30张,年门诊量1.6万人次;村卫生室24个,村医生24人。有文化站1所。计划生育服务站一所。乡镇企业有建材、建筑、运输。农业主产水稻,兼产油菜、生猪。名胜古迹有灵龟寺。产业结构全面调整。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和发展了优质稻、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建材、特种养殖等高效产业,不断彰显出了上云桥的自身特色和优势,逐步形成了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

经济状况

民营经济长足发展。2006年共引进了志有机肥等11家民营企业,投资总额达2790元,新增产值11399万元,解决就业劳动力1764人。基础设施全面夯实。重点实施了沙陵陂以及高车头两大土地整理项目,全面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着力硬化了以冯沙公路为龙头的36公里乡村主道,基本实现了水泥道路村村通目标。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亮化了长达2公里的镇区街道,改造了一流的敬老院,引进并铺开了县级水平的云升山庄住宅小区开发建设,全面加速了城镇建设步伐。

行政区划

上云桥镇下辖10个村、2个社区。包括:田富村、沙陵陂村、大屋村、圳江村、侯联村、高车头村、高岸村、上云桥村、冯家坳村、泰青塘村、侯市社区、七里坪社区。(2014年)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位于上云桥镇冯家坳地段,园区占地4000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灌溉方便。示范园距县城不到3公里,106国道、醴茶铁路横穿南北,交通便捷。已高标准完成了全园的规划设计、“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工作。现拟引进具有国际和国内领先技术的农业高科技项目、特优品种及资金、技术、人才进园,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科技建园的总体规划要求,拟在园内建立花卉苗木园、特优果木园、特种水产养殖园、无公害反季节蔬菜示范园等若干个分园,把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成一流的科技示范园、农业生态公园和农业观赏园。

特色产业

油茶是1960年在上云桥公社江南大队(2008年上云桥江南村)发现的一种野生油茶,主要成片分布在上云桥镇江南村和瑶塘村,当时称之为“薄壳香茶油”。经中林集团科学院胡先骕教授鉴定,命名为“攸县油茶”,1981年,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认定该物种应为长瓣短柱茶,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其主要特点是:株型紧凑,耐瘠薄、早熟、抗油茶炭疽病、果皮薄,出籽率高,油质好。每百公斤鲜果出籽70公斤,此普通油茶高1倍左右,干籽含油率45~55%,全籽出油率为28~36%,比普通油茶高8~10%,缺点是果实成熟期前后可相差40天,至1985年,已有18个省市引种,少量输送越南、尼泊尔等国家试种。

旅游资源

地杰山庄

地杰山庄座落在湖南省攸县上云桥镇,位于106国道旁,占地面积746亩,投资1600万元,经地杰人自行设计,致力开发,现已发展为:国内外名优水果示范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区、娱乐休闲区、特色餐饮区、水产养殖区、珍稀动物养殖区、无残毒粮食区。一年四季瓜果飘香,四方宾客络绎不绝。独特的水上风情楼、现代化钓鱼台、悬空而过的水上天桥与宽广整齐的葡萄走廊水陆相映。酒店主楼、竹楼套房拥有标准客房60间,160多个床位,包厢、餐厅可容纳450多人同时用餐,会议室歌厅、演艺厅、四合院,设施齐全,可称是湘东地区独一无二的集垂钓、观光、品果、旅游、娱乐、休闲、餐饮、养殖、生产融一体的现代度假村。当你进入庄区,感到视野开阔、空气清新、景色怡人、布局合理、此起彼伏的山丘上,葱绿满眼、鲜果满坡、神似世外桃源,真是“地杰庄中青山碧水果红叶绿土菜飘香,沁怡园里观光休闲品尝垂钓瑰丽神奇”。2006年,地杰度假村被评为“湖南省水利风景区”、湖南休闲农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地杰山庄整个休闲区融“山、水、庭、楼、廊”于一体。山庄里的建筑错落有致,造型独特美观,主要以竹楼为主,古树、修竹、花草点缀其间。主楼客房配带中央空调、宽带网络、有线电视、程控电话等现代化设施,宾馆为接待中心,内设大小会议室、豪华居室、卡拉0K歌舞厅及各种娱乐设施设备。整个休闲区中心竹林环抱,依山傍水,是城里人渴望远离喧嚣闹市,寻觅一方净土的世外桃源。

民以食为天,出来游玩,能吃上地道的农家菜真是回味无穷。地杰山庄的餐饮以农家风味的土菜为特色,多数产自本山庄无公害生产基地,天然绿色、环保原料,无污染、无农药、无人工激素。幽雅的宴会厅、高贵典雅的包厢,让您感受星级的服务、农家的风味、地杰的热情。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造园的灵魂,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水上休闲活动区位于庄园的正中心,面积为168亩。在四口广阔的池塘边上有10个风格独特的水上钓鱼台,取名“太公钓台”,白天可以在亭台上垂钓休闲,尽情享受“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无穷乐趣,夜晚可作为游客露营住所,可躺卧在微波粼粼的水上面,在聆听蛙鸣声、波浪声中进入梦乡也别有一番情趣。在水上面设竹筏、游船、电动碰碰船等水上活动项目,让游客在水上操舟,徜徉于湖光山色之中,体验轻舟荡漾、渔歌晚唱、天水市一色的意境。还有利用广阔的水面饲养大天鹅、麻鸭、鸳鸯等水禽,让其在水面上游弋,以改变景观的静止形态,给人一种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审美感受。

悦耳的鸟语,潺潺的流水,葱郁的果园奉献给游客的是一片温馨和浪漫。果园景观建设引进了名特优新奇的果树品种,创造了景色秀丽,终年有花,四季果香,各种果树的群体美、个性美、形态美、色彩美能得到充分展现,时间与空间完美结合的观光园区。同时实施果树无公害栽培,生产安全、营养、无污染的绿色果品和有机果品,满足游客渴望食物安全的心理要求。根据现有的果园基础和观光的需要,因地制宜规

观果区

划了五大观果区:梨园舒雪、金柑映日、桃李迎春花、梅影弄月、碧廊垂珠(葡萄走廊,既可观果又可避日,特别是夏秋可营造阴凉的环境,廊下的坐凳可供游人小憩)。此外在坡地上还有石榴、银杏、枇杷、板栗、枣、柿子、草莓等专类果园,让各种果树各展风采。

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一年四季、车水马龙,门庭若是。镶嵌在青山果园之间的池塘波光的闪烁,特色竹楼和现代化钓鱼包厢、宽广整齐的葡萄走廊构筑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称是湘东地区独一无二的集垂钓、观光、品尝、旅游、娱乐、休闲、餐饮、生产融为一体的现代度假山庄。当你进入庄区感到视野开阔,空气清新,景色怡人,布局合理,果树行成列,此起彼伏的山丘上,葱绿满眼,鲜果满坡,神似世外桃源。真是“地杰庄中青山碧水果红苗绿土菜飘香,沁怡园里观光休闲品尝垂钓瑰丽神奇。

农庄特色

自产产品:桃、李、柿、杨梅等48个名优水果品种;草鸡

羊、鳖科草鱼等14个养殖品种

体验项目:垂钓、唱歌、打球、观果、爬山、劳作等

服务项目:垂钓、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体育健身、观果、品果、登山、生产融为一体。

特色经营:住农家竹楼、吃农家无公害蔬菜、品无公害名果、喝地方名茶,观特禽之趣

领导情况(2011年)

袁 峰: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

刘正刚: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财税工作;

黄华畅:人大主席,主持人大全面工作,分管内务、文教卫、食品安全、村级联合办公、绩酬考核、老龄协会、计划生育协会、关心下一代协会工作;

洪文献:政协联工委主任、纪委书记,主持政协全面工作,主管纪检监察工作,分管城乡同治、民政、残联、村务公开、应急工作;

漆建喜:党委委员,主管宣传文化工作,分管城建国土工作;

彭建勇:党委委员,主管统战、武装工作,分管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工作;

蔡卫华:党委委员,主管组织、群团工作,分管三创四化、劳动保障工作;

武志军:党委委员,主管政法工作,分管综治、信访、司法、法制、安全工作;

欧阳秀华:副镇长,协管财税,分管经管、村级财务、“两会”工作;

谭首春:副镇长,分管计划生育工作;

王 亮:副镇长,分管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畜牧、水产、农电、统计、环保、能源、科技工作;

刘铁梅:工会主席,主管工会工作,协管城乡同治、三创四化工作;

叫祖民:主任科员,分管重点工程、交通、路政工作。

胡董靓:镇长助理,协管文教卫、食品安全工作。

参考资料